掃描電鏡拍攝時樣品要導電嗎
日期:2025-11-12
在掃描電鏡拍攝中,樣品是否需要導電,取決于樣品的材質、觀察模式和顯微鏡類型??傮w來說,樣品的導電性對成像質量影響很大??梢詮囊韵聨讉€方面來理解:
一、為什么要導電
掃描電鏡通過電子束掃描樣品表面,當樣品不導電或導電性較差時,入射電子無法及時逸出或泄放,會在表面積累電荷,形成“帶電效應”。
這種效應會導致:
圖像出現漂移、閃爍或發白。
局部亮度異常,細節模糊。
嚴重時,樣品被電子束擊穿或燒蝕。
因此,讓樣品具備一定導電性是獲得清晰穩定圖像的關鍵。
二、不同類型樣品的處理方式
金屬樣品或合金樣品
自身具有良好導電性,可直接觀察,無需額外處理。
半導體樣品
通常導電性有限,可直接觀察,但在高放大倍率下仍可能出現輕微帶電。
可適當降低加速電壓或束流。
非導體樣品(如生物樣品、陶瓷、高分子材料等)
須進行表面導電處理,常用方法包括:
噴鍍金、鉑、碳等導電層,一般厚度在5–20 nm;
使用低真空或環境掃描電鏡,在低真空氣氛中中和電荷,無需鍍膜。
TAG:
作者:澤攸科技
上一篇:掃描電鏡拍照時如何避免拖影
下一篇:掃描電鏡圖像為什么會發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