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form id="lhflx"></form>

      行業動態每一個設計作品都精妙

      當前位置: 主頁 > 新聞資訊 > 行業動態

      掃描電鏡的Z方向調節對焦有何技巧?

      日期:2025-05-15

      掃描電鏡(SEM)中,Z方向調節即樣品臺的上下移動,直接影響樣品表面與電子槍之間的工作距離(WD, working distance),對焦的準確性和成像質量高度依賴這個參數。以下是一些常用的Z軸調焦技巧和注意事項:

      一、了解工作距離(WD)與焦距的關系

      工作距離是指樣品表面到物鏡極靴之間的距離。

      在較短的工作距離下,電子束聚焦較好,成像分辨率高,但景深較淺。

      在較長的工作距離下,景深增加,適合觀察有高度起伏的樣品,但分辨率略有下降。

      二、Z方向調節技巧

      初步定位:

      將樣品臺Z軸調節到預設的大概位置,一般為儀器起始WD(如10 mm)。

      可根據經驗和樣品高度調整Z軸,避免樣品過高碰撞物鏡。

      使用低倍率找焦:

      在低放大倍率(如50–100x)下調整Z軸,快速確定焦點范圍。

      利用“粗調”觀察圖像清晰程度變化,Z軸逐步調整至圖像清晰位置。

      使用自動對焦輔助:

      一些設備帶有自動調焦功能,可在近似焦點區域內輔助精確聚焦,但通常需先人工大致調到焦點附近。

      自動聚焦多依賴電子圖像對比度,前期Z調節需先讓圖像接近焦點范圍。

      Z軸微調+Stigmator補償:

      在高倍倍率(如5000x以上)進行微調。

      配合Stigmator(電子束整形)優化圖像的對稱性和銳度。

      如圖像在某一方向模糊(拉伸或壓扁),說明電子束發生了非對稱形變,此時Z調節加Stigmator校正效果更好。

      利用“聚焦漂移法”判斷Z調節方向:

      在高倍下快速改變焦距(WD)觀察圖像上下“漂移”方向,判斷是否應抬高或降低Z。

      圖像向上漂移,說明樣品離物鏡太近,需調高Z(增加WD);反之亦然。

      三、其他建議

      Z調節建議以微調方式進行,特別在高放大倍率下。

      調Z時避免快速大幅移動,防止樣品與物鏡碰撞。

      如果樣品表面高度不均,需根據高點調焦,以免撞針或撞柱。

      四、常見錯誤與避免方法

      圖像始終模糊不清:可能Z軸偏離焦點過遠,應回到低倍重新定位。

      圖像有明暗條紋或波動:可能是樣品充電,不僅是焦點問題,應考慮噴金或低壓。

      一邊清晰一邊模糊:樣品傾斜或表面高度差大,需調整樣品傾角或選擇合適景深。


      TAG:

      作者:澤攸科技


      av片在线观看_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_国产四虎精品_一级黄色片儿

        <form id="lhflx"></form>

          >